首页 移动应用 IOS

阿里腾讯谁能给打车应用更多支持?

IMG_6268

早前,就有消息说为了应对快的打车与支付宝的合作,嘀嘀打车将会与微信进行合作。如今,微信终于上线了这一功能。

不过,二者的模式有些许不同——快的打车将支付宝接入到应用内,如果用户使用支付宝付款给,那么司机和用户将各得到5元的返利。而嘀嘀打车则是将服务直接接入到微信的“我的银行卡”当中,让用户在微信里完成从叫车到支付的环节。也就是说,快的打车和支付宝合作的是用钱来驱动用户,微信和嘀嘀打车则是流量和入口。

这个动作的差异化体现出了微信的人口红利。虽然在展开合作之后,支付宝中也会有快的打车的应用外链,但用户还需跳转到快的应用本身才能完成下一步操作,这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虽然返利是一个普遍的、具备吸引力 的方式,但只限于已经安装了快的打车的用户。而如果用户没有安装快的打车,那么支付宝的用户需要先去下载一个快的打车App,它在即时性上就存在天然缺失。而依靠着7亿用户,嘀嘀打车则以一个新功能的方式轻易的被带入到了每个用户的手中。同样的模式也被嘀嘀打车用在了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的合作上。比起支付宝,这些经常需要被用户主动打开的工具和社交应用,也更适合承载这一功能。

当然,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相比,如今微信还有一个天然优势:账户系统和支付渠道。我们知道,与100%需要登录的社交应用相比,地图应用的用户ID登录率较低,这直接带来了两个问题——首先,虽然内置了打车应用的功能,但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目前只能通过手机号的方式联系用户,这一过程不仅较为繁琐,同时,使用手机号而非自己的账号系统,也难以让用户身份和打车应用现在急需解决的“信用”问题绑在一块儿;其次,在支付的便捷性上也大打折扣:用户还需要登录支付宝来完成付款。

回过头来看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路线差异化。虽然如今二者都将“实体消费”作为了竞争点,但由于支付宝初着眼的是线上支付,所以其账号、平台、安全认证等一些列的措施都是为了培养用户适应线上支付的习惯,这使得用户在支付路径和交互方式上的体验有些落后。而微信支付从名字“我的银行卡”开始,就给用户一个信号——它更像是银行卡片的管理,而统一的六位密码也在模拟刷卡消费时候的习惯,从产品设计上让用户更贴合使用实体卡片的习惯。

总的来说,支付宝与快的打车的非理性补贴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推动司机与用户使用他们的服务;而嘀嘀打车接入微信是在用户现有支付习惯下对产品功能的很好补充。在这场市场份额之争中,支付宝和微信带给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支持效应在短期内难分伯仲,谁赢谁输不能盖棺定论。但毫无疑问的是,微信在线下支付的道路上,又走出了更踏实的一步。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